影片讲述主人公天宝——昔日的扎巴(僧侣)木尔加·桑吉悦希,笃信“苦难源于修行不足”,并寄希望于通过磕长头与诵经来寻求救赎。然而,中国工农红军的到来,让他见证了超越生死的非凡精神力量,以及为普罗大众谋福祉的“大慈大悲”,从而开启了一段从信仰升华到“解放全人类”而不懈奋斗的不朽旅程。
1935年春,天宝投身革命,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他踏上了艰苦卓绝的长征路。影片浓墨重彩地刻画了天宝“三过草地”的坚韧与最终抵达延安的洗礼。当领袖嘱托“要为解放藏族地区发挥作用”时,天宝的生命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由此开启了他人生中最辉煌的篇章——甘孜建州、西藏解放、民族改革等重大历史进程,在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担任领导职务,毕生践行民族发展、团结与共同繁荣的崇高原则。
导演刘劲与艺兮率领团队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阿坝高原拍摄,是对长征精神的当代续写。
演员顿珠次仁持续拍摄磕长头浸入甚至零度以下的寒水直至高烧40度;200多台车辆无法抵达之处,重型器材全靠人力背负前行;政协原主席尼玛木“像当年支援红军一样”的动员,阿坝州13个县市“倾其所有”的支援,红原县“出资翻倍”的誓言,在这片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铭记红军鲜血浸染的“红色草原”上,以最朴实的方式赓续血脉相连的深情,重现了当年藏羌同胞支援红军的赤诚。
羌族导演艺兮,怀抱着让藏羌英雄故事“打破地域民族界限,照亮精神前路”的使命感投身创作。他深知天宝同志的一生贯穿阿坝,这些不该被遗忘的故事,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非凡。
艺术匠心:声画交织铸就高原史诗
《天宝》的艺术感染力,源于其对真实质感的极致追求与浪漫情怀的深刻表达。影片伊始便以震撼人心的壮美影像将观众瞬间带入青藏高原东南缘与川西北的辽阔天地——马尔康,即“火苗旺盛之地”跃然银幕。影片对服装、肤色等细节考究细琢:战士粗布军衣的破洞磨损,张连长再次出现时服饰的变化,均无声地叙述着岁月的磨难与斗争的印记。
容中尔甲以音乐触动心灵与情感:庄严的长调确立了雪域精神,《啦哩谢莫》将传统旋律与现代交响融合,将自由与信仰转化为打动人心的旋律。从央珍牺牲时的悲歌到战友重逢时的坚定,红军跋涉的草地、倒下的沼泽,音乐衬托了这部民族史诗的强烈生命力,深刻参与了信仰与觉醒主题的叙述,成为精神传递的无形纽带。
该片超过90%的场景采用实景拍摄,特别是在缺氧高原背负器材徒步攀登的环境下,超过80%的同期声效录制,这在当今的电影制作中极为罕见。它精准捕捉了人物最细微的声音,营造出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在拍摄红军在沼泽地牺牲的场景,风刮过布条飘荡的呜咽风声令人屏息——不见尸骨,却闻悲鸣的声效设计,使得历史在场感穿透银幕转化为精神的回响,这些由血肉铸就的细节,让“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变得可触可感,激发了对逝去战友最深切的缅怀,彰显了创作团队对历史的敬畏以及对英灵的深情告慰。
真情永恒:群像出彩与精神传承
艺术总监唐国强坚持实景拍摄与藏族演员担纲核心角色的创作原则,为影片的真实性奠定了基石,使阿坝州的壮美山河成为影片的“叙事者”,演员阵容的纯粹保障了藏族文化的原真性,每一帧都凝聚着对历史真实的虔诚追求。摄影机将阿坝山河转化为叙事力量——雪山、草地、经幡、碉楼不再是静态风景,这种“以命相搏,诚意创作”的态度,让红军穿越雪山草地的艰难历程、藏区生活的原生态质感,以及20世纪30年代藏族同胞的生活图景与精神世界,如油画般厚重而写意。
战友群像的塑造,尤其是片尾处几位藏族战士向天宝报到的场景,饱含了血浓于水的革命情谊,将藏族人民与红军超越时空的真挚情谊推向极致。这是跨越漫长岁月后,对共同信仰与奋斗历程最质朴的肯定。观众从藏族同胞清澈的眼眸中,感受到那份特有的纯真与忠诚,从而深刻理解历史的选择:藏族人民选择追随红军而非川军——红军用生命践行“真挚”。这份用真情换来的生死相托,正是红军精神最动人的传承。
影片中这些饱含“人生况味”的细节:老薛牺牲于夹金山,草英长眠于草地,红军的后代雪莲红,从央珍身上流淌出的藏族女性特有的温柔与悲悯,最终在布达拉宫与天宝重逢,在《啦哩谢莫》旋律的烘托下,个体命运的悲欢离合与家国历史的壮阔进程交织,令观众无不为之动容。这种深沉的人生感喟,真挚永存,是《天宝》的珍贵之处。正是这份对人民、对战友、对信仰的至真至诚,才能穿透岁月,让红军精神历久弥新,代代相传。
最终抵达那座名为“人民”的布达拉宫。
“命运不会告诉你它要转弯”。当影片结尾,天宝以西藏自治区主席身份真正步入布达拉宫时,这条“未曾设想的道路”充满了历史的必然与信仰的升华。正如顿珠次仁所领悟的,天宝将“向善之心融入为人民谋幸福的革命理想”,天宝的觉醒与成长,是一个民族的觉醒与成长的缩影,它告诉我们,信仰是照亮人生迷雾的灯塔,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无论起点如何,坚定信仰与崇高理想就能“度己度人”。布达拉宫在此刻超越了宗教彼岸的象征,成为他通过革命解放之路所抵达的精神高地。正如《共产党宣言》在片中回荡:“无产阶级只有先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
余韵悠长:照亮前路的精神火炬
作为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多彩中华”民族电影展开幕影片,《天宝》自7月10日起在全国公映。它是一部立意高远、题材厚重、表演真挚、摄影壮美、音乐撼魂、剪辑精当的“六边形”佳作。影片成功跳出了传统红色题材的框架,兼具青春的温度与思想的深度,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提供了崭新范式。